感统失调长大就好了?你不会是这么想的吧!
发表于:2019-11-22  点击: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轻微的障碍。”通过康复性感统训练就能纠正。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
父母对感统训练存在的误区
 
1
长大了自然就会协调
说感统失调长大自然就会好,完全是自欺欺人,没有及时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来帮孩子调整,无疑也是在给孩子的未来设置障碍!
如果孩子12岁之前没有解决的感统问题,这将是孩子一生的遗憾,到时候就不要责怪孩子怎么做事不认真,做事拖拉了。
这些都是感统失调遗留的问题,不可能长大就好了。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各位家长,请一定及时从误区中走出来,毕竟孩子的未来,就在父母的一念之间!
 
2
有问题的孩子才上的,我们孩子正常
有一些家长认为感统是让有病的孩子训练的,我们家孩子好好地没必要训练。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感统不属于疾病的范畴,它只是行为心理学概念。
特别是现代都市化的进程,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同龄玩伴的丧失,感觉统合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多多少少都有些感统失调,只是有些轻微的表现不出来。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语言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如:致使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制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
 
3
要求上速成班
有的父母重视到了感统训练,却认为有专业老师带着宝宝就可以了,无需家长费心。
其实训练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感统训练在短期内不会马上有成效,需要长期而稳定的训练,孩子才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另外,家庭训练也是感统训练最重要的一部分。
家长应多多的陪伴孩子,多给孩子拥抱按摩,家长应按照老师制定的家庭训练方法与孩子在家庭中边玩边学。
 
家长须知 ! ! !
 
1
各感官出现“分歧”,无法默契配合
一个7岁男孩的父亲,曾和我聊过,说由于儿子后天感统失调,在学习上吃了不少苦头,老师说他上课总是分神开小差”“做作业磨磨蹭蹭”“在学校里面喜欢打人,常会攻击其他小朋友”……很是苦恼。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经过专业的测评,发现孩子只是在感觉统合能力方面出现了失调。
 
2
元凶是家长过度保护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感统失调?除了一些先天性的生理原因,比如说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而造成触觉失调;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等。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们的“过度保护”和“过度爱干净”作祟,家长们过分强调卫生,什么都不让孩子触碰,极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触觉障碍。
很多家长1岁以后还不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让孩子玩泥巴,怕脏,怕有危险,不允许孩子触碰新东西,孩子摸到的东西少了,触觉刺激缺乏,触觉适应能力就会越来越弱。
曾经有一个孩子,他的智商测评高达99.8。他当时已经上三年级了,却仍旧时常目光呆滞,鼻涕流下来都不会擦一下,只会侧着身体跑步,随时都像会摔倒的样子。
后来在了解中才知道,这个孩子的家人因为害怕有细菌,便不让他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每天当孩子坐车到校门口后,他的奶奶会把他背到学校大门口交给老师,那几步路都不让他走,放学后又把他背上车。
过度保护、大人事事包办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探索的能力,导致孩子接受的信息不全面。而一些不太理想的做法,也会导致孩子产生感统失调。
有的父母太忙碌,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会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会使幼儿前庭平衡差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还有的父母在宝宝出生后,没有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宝宝躺在床上时,世界对于他来说是平面的,而当他开始爬的时候,拥有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立体世界,在他脑海中成形了。
有的孩子做任何事总是被父母包办,比如说在搭积木的时候,有的父母总会来打扰,宝宝好聪明啊,宝宝这样搭是不对的,妈妈来帮助你……这样一来,孩子的专注度就被干扰了,他手指的精细运动也得不到锻炼。
其实2岁半的孩子,家长就可以放手让他去自己接水喝,自己脱鞋,自己整理玩具,自己完成一件事情。
 
如何矫正?
 
1
鼓励孩子自主去探索
我们建议,0-3岁为儿童能力发展的自然敏感期,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不要人为阻断孩子对外界的探索。
3-6岁是儿童能力发展的黄金期,大量的运动和神经刺激应该在这个时候完成,而个体的基础能力基本会在12-14岁之间定型。
在孩子的大运动发展方面,可以带着孩子多进行像游泳、球类、跳绳、踢毽子、滚铁环、跳房子等活动。
在精细活动上,穿珠子、夹豆子、组装模型、做手工等,每天练习15分钟会是不错的选择。游戏活动方面,可以多让孩子爬行、翻滚、摇摆等,每天玩乐30分钟。
同时,在生活技能方面,家长应该更彻底地放手,让孩子自己穿戴收拾、整理床铺、洗漱沐浴、收拾书房等。
孩子做这些事的时候,家长要以耐心与宽容守候在旁,动嘴不动手,少指责,促使孩子生活自理。
多带孩子去户外做有目的的运动,不定期的出游、爬山、远足等,找机会让孩子自觉解决问题,不要过分取代和保护。
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一定要多训练其进行爬行,骑单车、三轮车、轮滑、爬单杠、爬楼梯等活动都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而搭积木、画画、剪纸等,则是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度。
同时,可以利用放学路上、晚餐、散步、临睡前的好时机,多跟孩子聊聊天,锻炼其言语能力。
为了不让孩子触觉迟钝:建议多淋浴,让孩子用不同的水温洗澡,穿不同质地的衣服,玩不同形状的玩具。
如果在交给专业人士测评后,确诊孩子已经有了中度或重度感统失调现象的,则建议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的感统训练。
 
2
抓住感统训练黄金期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当感统失调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出现影响时,必须及时给予必要的矫正。
预防期(0-3岁): 儿童感统训练基础阶段,通过感统训练帮助孩子度过此阶段的各个敏感期。
黄金期(3-6岁): 感统训练的黄金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感觉统合能力,让孩子身心协调,自在成长。
弥补期(6-12岁): 若错过感统训练的黄金期,则需要更大力度更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改善孩子的感统失调。超过12岁的孩子感统能力将难以改变。
 
预约免费试听
  • 全国服务热线:400-6256-678(同微信)
  • 全国服务热线 13515316978(同微信)
Copyright © 2018 ICP编号:鲁ICP备10031231号 济南中优尚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