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孩子是独特的人。父母喜欢把自家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作比较,这样很伤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心里就会产生倦怠感,更加“不思进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过多的保护会导致孩子本体觉失调,让孩子没有自信:
a.担心孩子磕碰,限制孩子活动;
b.事事为孩子代劳,孩子缺少动手能力锻炼;
c.过度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使用电子产品。
本体觉称身体形象或身体地图,是来自身体躯干及四肢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深层组织,所以又叫深层感觉。
♦ 方向感差 ,容易走失、迷路;
♦ 条理性不强;
♦ 害怕旋转、跳动游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
♦ 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
♦ 走路容易摔倒;
♦ 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翻滚、骑车、拍球等;
♦ 说话磕磕绊绊,不成句。
儿童在学习上有赖感官活动与肢体动作的协调,肢体运动能够启发儿童的外部感官经验及身体内部的感觉经验与记忆,使儿童在愉快的情绪及身心平衡的状况下大幅提升注意力、记忆力且激发其学习动力。
本体觉能够改善儿童固执的想法和固着的行为,促进调适的神经功能、弹性有变通的思考方式,能够提升儿童挫折忍受度,减少忧虑、紧张及害怕的情绪,促进儿童自我调节的功能。
在团体活动中,本体觉能够帮助幼儿与同伴有良好互动,大肌肉与小肌肉动作协调,提升专注力,对于老师的指令能专注地完成并动作流畅地做出来,与同伴间能够彼此互相合作。
当本体觉发展良好,则在肌肉与出力运动协调上能让身体放松,让大脑冷静、情绪稳定,孩子解决问题时便不会冲动行事。
动作是促进感觉统合发展最主要的途径,肌肉正常收缩、关节自由活动等,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增进本体觉的输人,有助情绪的正向发展,因此也会影响个体视觉及身体空间概念的发展,影响计划活动的能力。如果本体觉发展良好,儿童可以在生活自理上进步,例如穿衣、脱鞋等,帮助幼儿培养自我管理和自动自发的能力。
本体觉是自信心之本。本体觉是机体对来自自身信息的一种感觉能力,如果不能很好的发展,对孩子的自信心会有很大的挫败感,很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